大学生文明养成

时间:2024-02-22 17:23:26
大学生文明养成1200字

大学生文明养成1200字

大学生文明养成1200字,校园存在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大学生文明养成1200字吧!

  大学生文明养成1

文明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当代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在大学校园存在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提高大学生文明素质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一)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大学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和谐的心理氛围,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任何社会的交际活动都离不开文明礼仪,而且人类越进步,社会生活越公共化,也就越需要一个文明健康的生活环境。

(二)良好的文明素质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三)良好的文明素质,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明意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达到高度和谐与有序,有力推进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状况

(一)公共道德意识较强,但行为上欠缺

如针对在学校墙上或课桌上乱涂画的行为,有78.12%的同学认为这是公物,不能乱涂,但17.71%的对此持无所谓的态度,更有甚者认为这蛮不错的占4.17%。春天万物复苏,小草们开始了它们新的一年,但有79.17%的同学会偶尔抄近路,践踏草坪,2.08%的人时常从草坪穿过,只有18.75%的同学从不践踏草地,这种统计会使小草多伤心啊!

而对于不文明行为的态度方面,多数同学是反感的,所以我们不仅在态度上更要在行动上避免不文明行为。如对食堂插队行为,77.08%的同学表示非常讨厌,17.71%的同学表示可以理解,5.21%的同学无所谓。可见大学生对插队这种行为还是十分反感的。同样,自习室疯狂的占座现象也引起很多人不满。希望大学生对类似行为尽力换位思考,促进校园和谐,保证教学资源的高效率利用。

(二)对于文明的自律意识不强

自律行为,是指不做社会不提倡的事,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当代大学生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希望尽快摆脱社会和成人对他们的监护,但其实他们自我控制力较差。

如迟到、早退、逃课的问题,只有20.83%的同学从不逃课,高达60.42%的人说偶尔逃课,还有18.75%的人认为这是普遍现象,大家都逃课我也逃。大学环境相对松散,大学生自律意识不强造成了这样的状况。

(三)大学生的节俭习惯、节约意识和现代诚信意识还有待提高。

现在水资源紧缺,然而在我们调查中,有83.33%的同学会主动关水龙头,14.58%的人在忙的时候就对其放任不管了,更有2.08%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认为浪费的又不是我的,关我什么事啊!

大家都知道,诚实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人无信,则不立。但据调查只有34.38%的同学在考试中从来不会作弊,有5.21%的人会经常做弊,绝大多数有60.41%的人会视情况而定。

(四)大学生利他意识有待提高

大学生自我意识强,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有时会忽略他人的感受。

在自习室或图书馆同学们的手机状态里,关机、无声或震动的占70.83%,想起来的时候就调的占26.04%,只有3.13%的同学选择不去管它,这说明同学们其实还是很注意在公共场合的影响。还有就是,在宿舍中同学休息时是否会保持安静,61.46%的同学表示很注意,8.33%的人要有人提醒,还有30.21%的人兴奋时会忘记。虽然大多数的同学会注意自己在公共场所的影响,但是也有很多同学会忘记,所以同学们的利他意识仍有待加强。

(五)大学生基本礼仪欠缺

在尊重他人方面,我们调查了同学们听各类讲座时的情况。只有11.46%的人表示他们会坚持到底,认为这样体现对演讲者的尊重,因讲座无聊中途退场的人占到39.58%之多,还有的是因客观原因退场占48.96%。当问及看到老师时是否会主动打招呼,只有32.29%的同学选择会,还有9.37%的人看心情而定,还有人打招呼的前提是那个老师自己熟悉占56.25%,2.08%的同学从不主动打招呼。除了老师,大学生经常接触的还有学校工作人员,他们又得到大学生们多少尊重呢?调查显示有65.62%的同学会亲切的称呼他们并对他们的工作表示感谢,28.13%的同学表示平时对他们没有太大的注意,既然还有6.25%非常的轻视这些工作人员。如此这些说明了大学生基本礼仪方面还有欠缺。

另外就是课堂礼仪,同学们的表现也有待提高。当问到“你如何看待课堂上出现吃零食和闲谈的现象”时,51.04%的人认为这是不尊重老师的行为,竟然有20.83%的人觉得无所谓,这根本没什么,还有28.13%的人坦率的表示尽管知道不礼貌,还是会去做。有此可以看出课堂礼仪缺乏在大学已经成了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调查最后,我们也来深思一下自己的文明程度。调查显示69.79%的同学对自己的不文明行为注意过并努力改正,13.54%的人表示自己多次注意但是很难改正,认为自己相当文明的占12.50%,从没注意过这方面的问题的占4.17%。那些从没注意文明问题的同学是要注意一下了,“有则改过,无则嘉勉”。

  大学生文明养成2

人民网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大学生九大行为让人看不惯》的文章,文章列举了当前各大高校多少存在的大学生的九种让人看不惯的行为,即:考试作弊成了盛行风、课堂成了放牧场、宿舍成了垃圾场、贫困生有相当一部分是假的、上厕所的'素质不高、校园里到处是恋爱者的后花园、说话“超文明”、吃饭浪费、网络玩通宵等。细细审视一下,我们发现,由于各高校管理要求不一样,这些现象在各高校的表现也有强弱之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现象在各高校都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一般都简单地归结为学生的道德素质不高,究其实质则是由于大学生不良的文明习惯造成的。所以,虽然大学生凭着优异的学习成绩进入了高等学府深造,但高校要想进一步将其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继续推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仍然很重要。

一、高校实施文明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传统的观点是: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主要在高中以前,到了大学,重心应放在专业知识学习上。诚然,一个人的幼年、儿童、少年时期是其思想政治素质养成的基础阶段,这是由其所处年龄层次的身心特点决定的。但是到了青年时期,随着个体认知能力的丰富、理性的提升、自我意识的增强,思想政治素质趋向稳定,与前一时期相比,这一时期的养成教育更为关键。尤其是大学生,正处于各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时代既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使人才的成长遇到更多的艰难,一个大学生的文明程度很多时候将直接影响到其发展,因而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养成教育,这既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给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1]。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对人才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校是青年学生接受系统教育的最后机会,毕业后,他们将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要求人们遵守市场经济的道德规范,如平等、公正、诚实守信、互利互惠、精诚合作等,遵守社会主义的行为规则,如集体主义原则和义利并重原则等,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协调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等。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除了具有会做事的专业知识、系统理论外,更应具有“做人”的基本文明行为。

2、养成教育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

当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性格上存在着一些不足。由于缺乏生活阅历,无独立生活经历,心理表现不成熟,遇到困难就表现出脆弱心态,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由于大多数学生娇生惯养,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生活缺乏自理能力,依赖性强;由于独生子女无兄弟姐妹,从小就是惟我独尊,在性格特性上常常表现为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这些缺陷如果不进行“治疗”,这些大学生即使学到了很深的专业知识,也难于在社会上立足,因为他们还不具有完善的人格。所以,在大学时代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完美人格的塑造,用养成教育手段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人意识。但是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占了主流,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无不是以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在应试教育面前,分数当仁不让的成了学校的“硬标准”,而思想政治教育、文明习惯的养成却成了“软目标”。所以在学生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阶段,非常有必要在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上狠下功夫[2]。

3、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学习习惯

有些大学生存在着学习自觉性差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思想不统一,缺乏自信心,学习缺乏主动性,缺乏刻苦精神,缺乏钻研精神,学习纪律性不强,还有个别学生对学习没兴趣、有的缺课、逃课,对课程学习缺乏热情。这样的学生特点,如果继续沿用精英教育时代的管理模式,任其发展,最后的结果将会形成严重的两极分化,自律性强、学习习惯好的学生可能在学术上、在将来的事业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而那些学习习惯差、纪律意识淡薄的学生很可能就会多走很多弯路,成不了大事。所以,高校对学生必须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配合严格的纪律约束,进行学习习惯的引导,从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4、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生活习惯

对当代大学生不仅仅要对其学习进行教育,还要对其生活习惯进行教育,这关系到他一生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有些大学生存在着生活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好等特点。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必将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

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和思想引导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养成文明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塑造学生具有独立生活能力、意志坚强、具有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完美人格。这既是对学生的成长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

二、高校实施文明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

1、基础文明习惯教育

在上海《财富》论坛上,云集了一百二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当记者问到几位白发苍苍的院士,在他们一生中什么使他们终身难忘,几位老人激动不已地回答是在幼儿园。教师如何教他们把玩过的玩具有序地放回在原处,把好吃的东西分给小朋友们,在做游戏时要遵守规则,吃东西前要洗手……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行为习惯,却成了科学家们终身难忘的东西,使他们在人生的历程中终身受益。“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名言。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教育的核心任务。可是从幼儿园到高中十几年的时间,我们的青年学生的文明习惯很多人还不如幼儿园的孩子。所以基础的文明习惯教育在大学阶段仍然显得很重要,如礼貌教育、礼仪教育、守时教育、诚信教育、尊重教育、美的教育、爱心教育、孝道教育等等。

2、荣辱观教育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社会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者和传承者,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明习惯如何,事关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总书记发表了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指出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出了“八耻八荣”。“八耻八荣”是新时代、新情况下思想政治素质的新提法,它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明确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具备科学的荣辱观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存在的问题,面对党和国家的厚望,大学生要想成为国之栋梁,应该充分认识到树立荣辱观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应该充分认识到运用荣辱观对大学生的文明养成教育、思想道德素质完善的紧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一方面,大学生树立荣辱观是时代的要求,是社会的需要。要让大学生重拾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自己成为践行“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先行者和楷模,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另一方面,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要求大学生树立荣辱观。大学生环境的复杂化,各种诱惑刺激着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使之出现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比如理想信念淡薄、责任感和荣誉感不强、心理问题、荒废学业沉迷网络恋爱酒吧等等,无不背离“八荣八耻”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针对大学生本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大学生要努力养成“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紧迫的、必要的。

3、职业道德教育

所谓职业道德,是指具有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是所有从业人员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要遵循的与本行业相一致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不仅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更为具体化、职业化和个性化的社会道德,而且它还是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尤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随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我国整体的道德水平包括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水平都有相当大程度的提高,这是公认的客观事实。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受到功利思想的影响,在一部分行业和一部分人中间,职业道德的缺失现象十分严重。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已经成了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

高校承担了为社会培养千千万万合格劳动者的历史使命,培养对象的职业素养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成就,作为系统教育的最后一个环节,高校理应加大对在 精美文档

校大学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像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吃苦耐劳等,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大学生文明养成12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